基础知识
一、交流电和直流电是两种不同的电流类型
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AC)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这种电流的特点是电压和电流的极性会随着时间变化,通常呈现正弦波形式。交流电可以有效传输电力,并且能够通过变压器实现高效率的长距离传输310。 直流电(Direct Current,DC)则是指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直流电的电压是稳定的,不随时间变化。它通常由电池或直流发电机产生,并且在电子设备中被广泛应用,例如计算机、手机和电视等
二、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定义、用途、产生方式和安全性都有所不同:
电流方向:交流电的电流方向会随时间不断变化,而直流电的电流方向则恒定不变。
电压大小和稳定性:交流电的电压大小会随时间变化,而直流电的电压大小通常是恒定的,并且更加稳定。
电能传输和存储方式:交流电通常用于长距离的电力传输,因为它可以通过变压器来提高或降低电压。而直流电则通常用于小型供电以及电池储能等方面。
电子元件使用:由于交流电的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因此一些电子元件对交流电的导通特性和反向特性比较敏感。而一些对直流电比较友好的电子元件则对交流电的信号传输效率会较低。
安全性:在安全性方面,交流电相对来说更危险一些。因为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如果人体接触到高压的交流电,就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而直流电则相对稳定一些,对人体的伤害也相对较小。
产生方式:交流电是磁基,机械方式产生,凡交流电一定带电磁特性,存在磁芯材料。直流电是化学基,光伏也好,铅酸也好,以化学能转电能为主。
三、什么是电源?电源的分类?
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并向电路(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装置。其原理源自“磁生电”,由水力、风力、海潮、水坝水压差、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烧煤炭、油渣等产生电力来源。常见的电源包括干电池(直流电)和家用的110V - 220V交流电源。优质的电源一般具有FCC、美国UL和中国长城等多国认证标志。
电源可分为普通电源和特种电源,普通电源又可细分为开关电源、逆变电源、交流稳压电源等;特种电源可细分为岸电电源、安防电源、高压电源等。
普通电源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如下:
按输出类型分:
直流电源:输出直流电,如干电池、蓄电池、开关电源等,常用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交流电源:输出交流电,如家用的110V - 220V电源,主要用于照明、冰箱、空调等电器。
按功能特点分:
稳压电源:能保持输出电压稳定,不受输入电压或负载变化影响,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变频电源:可调节输出频率和电压,满足不同设备对电源参数的特殊要求。
UPS电源:即不间断电源,在电网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内置电池供电,保障设备持续运行。
按应用场景分:
工业电源:用于工业环境,如机床、自动化设备等,需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家用电源:适用于家庭电器,如电视、冰箱等,注重安全性和节能性。
应急电源:如EPS应急电源,用于紧急情况或停电时提供临时电力支持。
四、什么是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又称交换式电源、开关变换器,是一种高频化电能转换装置,属于电源供应器的一种。其核心是通过高频开关器件(如MOSFET、IGBT)进行快速通断,将输入的交流电(AC)或直流电(DC)转换成所需的稳定直流或交流输出。
核心原理
高频开关动作:利用开关管(如MOS管、三极管)在高频(几十kHz到几百kHz甚至更高)下快速“导通”和“关断”,将直流电“斩波”成高频脉冲。
变压器/电感变换:通过高频变压器进行电压转换和电气隔离,或通过电感等储能元件传递能量。
反馈调节:实时监测输出电压,通过改变开关管导通时间(占空比)或频率,保证输出电压稳定。
关键特点
高效节能:转换效率通常可达70%-95%以上,远高于传统线性电源(30%-60%),发热少、更节能。
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率高,可大幅减小变压器、电感、电容等元件体积,功率密度高。
输出电压范围宽:可通过反馈设计得到不同输出电压,且稳压性能好,能适应输入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
适应性强:支持宽电压输入(如110V-240V交流),部分可设计隔离结构提高安全性。
应用场景
消费电子:手机快充头、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LED驱动电源等。
工业设备:PLC控制系统、伺服驱动器等。
新能源:光伏逆变器、电动汽车充电桩等。
航空航天:机载设备供电等。
其他:通信设备、医疗设备、智能控制器等。
五、什么是高频电源?
高频电源是一种通过高频开关技术(通常频率在几十kHz到MHz范围)将输入电源(如交流或直流)高效转换为稳定输出电压或电流的电源装置。
核心特点
高频转换:利用高频开关器件(如MOSFET、IGBT)快速通断,通过控制占空比或频率调节能量传递。
高效节能:转换效率高达90%以上,能充分利用能量,减少能源浪费。
体积小、重量轻:采用轻量、小型的电源芯片,电路板可微型化,节省装置空间。
响应速度快:工作速度快,能快速响应外部信号,确保电路稳定运行。
基本组成
输入滤波电路:抑制输入端的电磁干扰(EMI)。
整流电路:将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如桥式整流)。
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可选):提高功率因数,减少谐波(如Boost PFC)。
高频开关电路:通过开关器件的高频通断控制能量传递。
高频变压器:实现电压变换和电气隔离。
输出整流与滤波:将高频交流输出转换为平滑直流。
控制与反馈电路:基于PWM/PFM调节开关信号,稳定输出电压/电流。
工作原理
高频开关与能量传递:开关管(如MOSFET)在控制信号(PWM)驱动下高频通断(例如100kHz)。导通阶段,开关管导通,输入电压施加到变压器初级绕组,储能于变压器或电感中。
稳压控制:控制与反馈电路根据输出电压/电流变化,基于PWM/PFM调节开关信号,确保输出稳定。
应用领域
电力电子设备:如开关电源、变频器、逆变器等,可提高设备效率、减小体积和重量、降低成本。
通信设备:为无线通信设备(如移动通信基站、卫星通信设备)提供稳定电源。
医疗设备:用于高频手术刀、高频电疗仪、高频辐射设备等,具有高效、安全、精准等特点。
工业加热:应用于塑料、橡胶、金属等材料的熔炼、焊接、热处理等工艺,可显著降低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
纳米技术:在纳米加工过程中,可精确控制电子束的强度和聚焦,实现纳米级别的加工精度。
环保领域:例如在垃圾处理中,可用于焚烧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
电力系统:可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提高输电能力。
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2023年中国高频电源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45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3.5%。预计到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620亿元。
应用占比:2023年,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占比32.5%,新能源发电系统占27.8%,5G通信设备占18.6%,此三大领域构成当前市场的主力支撑。
技术趋势:未来将朝着数字化智能电源系统架构演进,热管理技术突破也将进一步提升功率密度。
六、什么是可控硅整流设备?
可控硅整流设备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力电子设备,其核心元件是可控硅(晶闸管)。
核心组成与原理
核心元件:可控硅(晶闸管)是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有单向导电性和可控导通特性。
工作原理:交流电经变压器降压后进入可控硅整流电路,可控硅在触发脉冲作用下导通,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通过调节触发脉冲相位(触发角)控制导通时间,从而调节输出电压或电流大小,脉动直流电再经滤波电路(如电感、电容)平滑后得到稳定直流输出。
特点
输出可调:可通过改变触发角连续调节输出电压或电流,满足不同负载需求。
控制精度高:能精确控制输出参数,适应多种工业生产要求。
响应速度快:对控制信号响应迅速,可快速调整输出。
功率容量大:适用于大功率负载,如工业电解、电镀等领域。
应用场景
工业领域:广泛用于电镀、阳极氧化、电泳、电抛光、充电、直流电弧炉加热、晶体加热、核电实验等,还可用于离子膜烧碱电解、有色金属电解、电解水制氢、电解稀土、电解氟化氢制氯气、电解海水或盐水制次氯酸钠等。
民用领域:在家用电器(如调光灯、调速风扇、空调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声光电路、定时控制器、玩具装置、无线电遥控、摄像机等设备中也有应用。
发展趋势
智能化: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智能芯片,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和故障诊断。
高效节能: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和控制策略,降低能耗,提高电能转换效率。
小型化:采用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和集成化设计,减小设备体积和重量。
绿色化:减少谐波污染,提高功率因数,符合环保要求。
七、什么是晶闸管?
晶闸管(Thyristor)又称可控硅整流器,是一种大功率开关型半导体器件。其核心为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有阳极、阴极和门极三个极。
发展历程
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发出首款产品,1958年商业化。
工作条件
阳极与阴极间加正向电压,门极有触发电流时,晶闸管从断态转为通态;导通后,控制极失去控制作用,除非阳极对阴极电压降低,使阳极电流降到某一数值之下。
派生器件
包括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
主要特性
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工作过程可控制。
应用场景
广泛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如电机调速、灯光调光、电源管理、温度控制等领域。
八、可控硅整流设备的作用与前景
作用
整流与调压: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控制触发信号相位调节输出电压,广泛用于电镀、电解等行业。
交流调压与功率控制:在交流电路中实现电压调节,用于灯光调光、电机调速等,提高电能利用率。
无触点开关:替代传统机械开关,具备无火花、寿命长、响应快等优点,应用于自动化设备和电力系统保护。
逆变与变频:参与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转换及频率调节,是新能源发电和工业节能的关键技术。
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增长:2025 - 2030年中国电解电化用可控硅整流装置市场规模年均增长8%,2030年将达450亿元;2031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继续稳定增长。
应用领域扩大: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等行业需求旺盛,推动其在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领域的应用拓展。
技术创新驱动: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技术发展,如半导体材料突破、智能控制应用等,将提升产品性能与竞争力。
政策支持助力:“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行业标准规范促进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
同类文章排行
-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迎来重要窗口期
- 关于矿用整流柜的使用环境
- 整流柜有哪些外形特征?
- 关于高频开关电源发展的四大趋势
-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完善绿色电力
- 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妙用:你知道多少?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
- 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中外对话:氢能国际合作机遇与挑战
- 中国氢能产业具备10万亿规模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