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锑,这种稀有且多功能的金属元素,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军工到半导体,再到制药行业,锑的应用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锑的阻燃性能更是被誉为 " 工业黄金 ",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锑,拥有着令人称奇的独特属性,仿佛一把神秘的万能钥匙,为众多现代产业和前沿科技领域打开了进步的通道。在关乎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阻燃领域,锑是守护的使者,默默发挥着强大的防火效能;在充满无限可能的新能源天地,锑为电池性能的飞跃贡献着关键力量,推动着能源变革的浪潮;在捍卫国家安全的军工疆场,锑赋予了装备卓越的性能和坚实的可靠性,成为国防长城的坚固基石;在精细入微的半导体世界,锑的存在如同精密的魔法符文,为芯片的高效运行和性能提升注入了神奇魔力。

人类对锑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多年。早在公元前3100年的埃及前王朝时代,三硫化二锑就被当作眼影粉使用。在迦勒底的泰洛赫(今伊拉克),曾发现一块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锑制花瓶碎片。而在埃及发现的镀锑铜器,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间。公元前18世纪左右,人们在匈牙利发现了小块锑,但很长时间,人们并未真正认识这种金属。在公元前6-7世纪装饰砖的釉料中也发现了黄色的锑酸铅。在中世纪,锑被用来制作铅字,还被当作泻药使用。1777年,德国采矿官员包恩在西班包根(siebenbürgen)发现了天然锑,他把这种辉锑矿焙烧后,变成氧化物,再用碳还原,便得到了金属锑。1556年德国冶金学者阿格里科拉(G.Agricola)在其著作中叙述了用矿石熔析生产硫化锑的方法,但当时他将硫化锑误认为锑。1604年德国人瓦伦廷(B.Valentine)记述了锑与硫化锑的提取方法。18世纪已经开始采用焙烧还原法炼锑了。直到1896年人们才制出电解锑。1930年以后,锑矿鼓风炉熔炼法成为生产金属锑的重要方法。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了多种挥发熔炼和挥发焙烧法。随着锑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锑的产量也在稳定增长。2011年全球金属锑总产量为17.8万吨,2012年为18万吨。中国、南非、玻利维亚、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这五个国家锑年产量占全球锑产量的90%以上,而中国则是锑最大的生产国。全球锑主要消费国(地区)有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和东南亚。锑消费的主要领域是阻燃剂、蓄电池合金、催化剂以及玻璃澄清剂等方面,其中阻燃剂占锑总消耗量的70%左右。锑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由于锑及合金具有半导体特性、耐磨性、阻燃性,被用于半导体器件、电池、耐磨合金、子弹、轮轨刹车片、烟火、防火材料等。国内锑的消费结构为阻燃剂占50%以上,蓄电池合金占17%,塑料稳定剂占15%,催化剂占10%,其他约占6~8%。
阻燃剂
锑的最主要用途是它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锑用于制造耐火材料。除了含卤素的聚合物阻燃剂以外,它几乎总是与卤化物阻燃剂一起使用。三氧化二锑形成锑的卤化物的过程可以减缓燃烧,即为它具有阻燃效应的原因。这些化合物与氢原子、氧原子和羟基自由基反应,最终使火熄灭。商业中这些阻燃剂应用于儿童服装、玩具、飞机和汽车座套。它也用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工业中聚酯树脂的添加剂,例如轻型飞机的发动机盖。树脂遇火燃烧但火被扑灭后它的燃烧就会自行停止。
合金
锑在合金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硬度,被称为合金的硬化剂,在金属中加入比例不等的锑后,金属的硬度就会加大,可应用于军事,所以锑被称为战略金属。锑能与铅形成用途广泛的合金,这种合金硬度与机械强度相比锑都有所提高。大部分使用铅的场合都加入数量不等的锑来制成合金。在铅酸电池中,这种添加剂改变电极性质,并能减少放电时副产物氢气的生成。锑也用于减摩合金(例如巴比特合金)、子弹、铅弹、网线外套、铅字合金(例如Linotype排字机)、焊料(一些无铅焊接剂含有5%的锑)、铅锡锑合金、以及硬化制作管风琴的含锡较少的合金。
其他应用
其他的锑几乎都用于下文所述的三个方面。第一项应用是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稳定剂和催化剂。第二项应用则是去除玻璃中显微镜下可见的气泡的澄清剂,主要用途是制造电视屏幕;这是因为锑离子与氧气接触后阻碍了气泡继续生成。第三项应用则是颜料。锑在半导体工业中的应用正不断发展,主要是在超高电导率的n-型硅晶圆中用作掺杂剂,这种材料用于生产二极管、红外线探测器和霍尔效应元件。20世纪50年代,小珠装的铅锑合金用于给NPN型合金结晶体管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上漆。锑化铟是用于制作红外探测仪的材料。锑的生物学或医学应用很少。主要成分为锑的药品称作含锑药剂,是一种催吐剂。锑化合物也用作抗原虫剂。从1919年起,酒石酸锑钾(俗称吐酒石)曾用作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它后来逐渐被吡喹酮所取代。锑及其化合物用于多种兽医药剂,例如安修马林(硫苹果酸锑锂)用作反刍动物的皮肤调节剂。锑对角质化的组织有滋养和调节作用,至少对动物是如此。含锑的药物也用作治疗家畜的利什曼病的选择之一,例如葡甲胺锑酸盐。可惜的是,它不仅治疗指数较低,而且难以进入一些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所在的骨髓,也就无法治愈影响内脏的疾病。金属锑制成的锑丸曾用作药。但它被其他人从空气中摄入后会导致中毒。在一些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中使用了三硫化二锑。124Sb和铍一起用于中子源:124Sb释放出伽马射线,引发铍的光致蜕变。这样释放出的中子平均能量为24keV。锑的硫化物已被证实可以稳定汽车刹车片材料的摩擦系数。锑也用于制造子弹和子弹示踪剂。这种元素也用于传统的装饰中,例如刷漆和艺术玻璃工艺。20世纪30年代前曾用它作牙釉质的遮光剂,但是多次发生中毒后就不再使用了。中国是全球锑资源第一大国。从矿床组成看,我以原生锑矿床为主,并且“雨露均沾”,形成单一矿床和伴生矿床各占1/2左右。同其他国家锑矿床相比,中国的矿石质量较好,品位高,一般保持在2%~3%。矿床规模上,中国大型锑矿占比10%以上,中型锑矿占比35%以上,辉锑矿是最重要的矿石矿物。区别于其他多数矿种,我在中国有五处活跃区域,分别是华南、秦-祁-昆、藏南、羌塘-三江及天山-兴蒙五条锑成矿带,其中华南锑成矿带是我最活跃的区域,矿床数量多、矿化规模大,已探明的锑储量在全国的占比也最高。根据国家矿产资源规划局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已探明锑矿床和矿点约900处,主要集中分布湖南、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和甘肃六个省及自治区,合计占总查明资源量的90%。总的来说,中国的锑储量虽位居世界首位,但同时也是全球锑资源的主要供应国。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十年内,我在中国的产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相较于2019年,2020年产量同比下降31.5%左右。尽管如此,2015-2020年间,中国持续以超过60%的产量引领全球锑产业(USGS, 2022)。随着过去几年的无序过量开采,我在中国保有储量迅速下降,传统优势地位也逐渐减弱。据美国地调局数据,2012年,我在中国保有探明储量高达95万吨,占据全球总量的53%;而2021年,我在中国保有探明储量仅剩48万吨,占据全球总量25%,同比下降28%。若按照静态采储比来看,中国现有锑资源储量仅够满足8年的供应。这表明我的消耗速度已远远超过了可开采储量的增长速度,很多产地已列为危机矿山,后备资源明显不足,资源保障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当前形势下,加强锑矿床尤其是典型锑成矿区带的成矿理论研究,指导找矿勘查,扩展锑矿资源储备,稳住锑在中国资源储量上的传统优势地位,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随着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推进,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西藏地区扎西康、尕尔西姜、美多及拉诺玛等大型锑矿床的陆续发现,使西藏一跃成为除湖南、广西以外的第三大省。此外,秦-祁-昆成矿带亦发现了卧龙岗、野马滩等锑矿床。这些锑矿床的陆续发现,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具有较大的锑资源找矿潜力。同时,根据锑成矿理论与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加大老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勘查工作力度,也是扩展锑资源储备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贵州晴隆锑矿床外围勘探发现锑资源储量达5.1万吨,这代表老矿山的深部和外围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华南锑矿带,锑矿床数量多、规模大,且矿化类型多样,是我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锑矿资源产区。以往受锑成矿理论、勘查技术、勘探设备等限制,该地区的锑矿开采和找矿勘查工作一般集中于距离地表500米内的范围,深部锑矿资源潜力挖掘不足。近年来现代勘探设备、勘查技术的显著进步为深部找矿工作取得进展提供了条件,如湘中地区部分锑矿床的矿体控制深度已经超过了1000米。因此,华南锑矿带(尤其是湘中地区)老矿山深部及外围仍有很大的锑资源潜力可挖。综合来说,中国虽属“锑矿王国”,但资源保障前景不容乐观,树立锑矿危机意识已刻不容缓。在当前情势下,深入研究锑成矿理论与成矿规律,进一步摸清中国锑资源家底,稳步增加锑矿资源后备基地,应是化解锑矿资源潜在风险的当务之急。